新藝術運動

— 沂藝術 2018年12月13日

走進百貨商場,我們目光所能及的物品,從室內裝飾到生活用品,設計都五花八門。其中有些設計具有古典裝飾性但依舊簡練,充滿生命感,這些風格不同的設計並不是憑空想像,而是有其藝術史的審美參考依據。而開啟這些現代風格源頭的,便是新藝術運動。

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一個在十九世紀末葉廣泛流行在國際間的藝術風格,是影響各個領域最廣泛的流派,其中包含繪畫、雕塑、建築、家具、產品、服裝、平面設計等。具有裝飾性的藝術效果表達為其重要特徵。在視覺藝術方面,其代表人物是阿爾豐斯·慕夏(Alfons Maria Mucha),安東尼·高第(Antonio Gaudi)則為建築領域的代表人物。

新藝術運動的重要源頭得追溯至美術與工藝運動(Arts and Craft Movement)。這個在十九世紀下半葉起源於英國的藝術流派,強調藝術與手工藝結合,試圖以自然的有機型態為造型呈現方式,來抵制工業革命後機械量產物品的粗糙與醜陋。美術與工藝運動是一個具有復古且偏向設計的藝術運動。其發起人威廉·莫利斯(William Morris)便是將有機植物如花卉圖案運用在布藝設計上。

法國是新藝術運動的發源地。1895年,出版商薩穆爾·賓(Samuel Bing)在巴黎開設了一間名為「新藝術之家(La Maison Art Nouveau)」的商店,主要陳列新藝術運動風格的產品,也承接展現新藝術運動風格的設計案子,新藝術運動命名便由此而來。在成為一個大趨勢之前,新藝術運動只是被稱為現代風格,然而小範圍的團體開始慢慢聚集起來,並對當時矯飾的流行風格進行改良,二十世紀現代主義的發展開路。

新藝術運動主張以有機的造型為創作依據,強調自然中不存在直線,也沒有完全的平面。不像美術與工藝運動重視中世紀歌德風格,新藝術運動不具有任何一種傳統的裝飾風格,也不否定機械的作用。相反的,新藝術運動提倡發揮機械所長,拓造新造型的觀念與新材料的運用。新藝術運動風格深受日本江戶時期的裝飾藝術與浮世繪影響,帶有世紀末頹廢以及裝飾性的美感,注重裝飾性的效果。新藝術運動的藝術家將感覺導入造型,讓其作品具有明顯的感性形象。

新藝術運動在多個國家蔓延並發展分支,分支也各自地域發展成不同的藝術傾向。譬如維也納分離派(Vienna Secession)雖然是在新藝術運動在奧地利的分支,但它與新藝術運動提倡的裝飾性與有機造型持有不同主張。

1890年至1910年為新藝術運動的巔峰時期。第一次世界大戰過後,人們深陷在在貧困、物資匱乏的深淵中,不再需要多餘的裝飾,新藝術運動因而沒落,藝術界也因此沈寂一段時間。一直到1905年,新的藝術流派如野獸派(Fauvism)、表現主義(Expressionism)等再次湧現,才將藝術的形式與觀念帶往更前衛的方向前進。但無可否認的是,新藝術運動長達十餘年的發展,在設計史上是一次重要的形式主義運動,是設計風格改革與發展的重要參考依據。

美術與工藝運動代表人物

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1834-1996)

威廉·莫里斯是在傢俱設計、壁紙花樣以及家居布料花紋設計領域中卓越的英國設計師。他感嘆於1851年英國的萬國博覽會(史上第一個博覽會)展出的工業品過於粗糙,便與友人發起美術與工藝運動,開創新的藝術風格走向,一改當時流行多時的媚俗維多利亞風格,為設計界注入一股新氣象。莫里斯出生於富裕家庭,曾進入牛津大學修習神學,受拉斯金的設計思想啟發,先後投身美術、室內設計領域,之後成立合伙公司MMF,開始他的家具器物與陳設的設計與生產。莫里斯致力鼓吹傳統手工藝的精緻美學,一開始提倡歌德和中世紀風格,後期開始發展更有機植物造型設計。他的理論對後來在歐洲廣泛發起的新藝術運動產生一定的影響,更是現代主義的起點,德國工業同盟與包浩斯便是承繼他的思想觀點將現代主義加以發展。

新藝術運動代表人物

安東尼·高第 Antonio Gaudí(1852-1926)

安東尼·高第的建築設計以其複雜、新穎的設計以及強烈的個人風格而聞名世界。在他幼年時對大自然的觀察中,發現大自然並不存在純粹的直線,因此他在設計中極力追求自然的型態,運用曲線與有機形態架構來貫徹他的建築設計理念。「直線屬於人類,曲線屬於上帝」便是他的至理信念,這樣建築理念與風格也一直影響至現今的建築理念。高第是加泰隆尼亞現代主義(Catalan Modernism)的實踐者,建築系出身的他,家族世代為鐵匠,這讓他天生就對空間結構與形塑有良好的判斷能力,為當時建築風格混亂的建築界梳理了一條新的脈絡,為現代建築改革的道路上,注入豐富的生命力,成為建築史上一道特殊的漂亮風景,譬如重要作品包含米拉之家(Casa Milà)與巴特婁之家(Casa Batlló)的波浪型線條結構,以及馬賽克拼貼呈現自然地形造景的奎爾公園(Parc Güell)等。巴塞隆納的天主教堂「聖家堂(La Sagrada Família)」是他自31歲接手設計與建築後便奉獻畢生時間與精力致力完成的偉大作品。可惜教堂還沒完成,他便在1926年遭受意外逝世,讓後世的建築師們花費一百多年的時間鑽研他心中構建的教堂架構謎團,幫他繼續完成這件曠世巨作。聖家堂面對的施工挑戰不僅如此,它原來一直以來都是在沒有施工許可證的情況下非法施工。直至今年10月,在竣工的136年又7個月後,聖家堂終於與巴塞羅那市政府達成協議,獲得了施工的許可,但相對的必須付出在未來10年向市政府支付3600歐元的代價。聖家堂預計在2026年、高第逝世一百週年的時候完工。

阿爾豐斯·慕夏Alfons Maria Mucha (1860-1939)

捷克籍畫家與裝飾品藝術家阿爾豐斯·慕夏的作品擁有明確的新藝術運動風格,也極具個人特色。身著波希米亞風格長袍的美女,四周圍繞著鮮花,頭後方頂著的光環,構成慕夏作品的經典特色。他創作過大量的畫、海報、廣告以及插畫,也為珠寶、地毯、壁紙、劇場擺設作嫁設計,也曾為獨立建國的捷克斯洛伐克設計過郵票以及鈔票等。慕夏早期從事劇場風景畫與壁畫工作,後來進入慕尼黑美術學院接受正式藝術教育。1887年慕夏來到巴黎,在因緣際會下為當時巴黎最紅女明星明星主演的歌舞劇設計海報而名聲大噪,自此前途無量,其卓越成就除了被奧匈皇帝賜予騎士封號,還被法國政府授予騎士榮譽勳章。慕夏秉持為斯拉夫民族紀實史件之心,曾耗時15年創作20幅大型畫作《斯拉夫史詩(The Slav Epic)》。1939年,慕夏的猶太血統與范斯拉夫主義情結讓他被蓋世太保盯上,在審訊過程中因感染肺炎而過世。

圖一:Antonio Gaudí, La Sagrada Família, 1882-present © The Art Story

圖二:William Morris, Praising angel, 1902, Stained, painted, leaded glass © William Morris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