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之外」

陶瓷創作實驗展 9/29-11/30

「可能之外」- 陶瓷創作實驗展
參展藝術家:林善春 林精哲
策展人:朱芳毅(國立台南藝術大學 材質創作與設計系 專任講師)

地點:沂藝術(台北市中正區和平西路一段150號5樓之4)
電話:02-2332-9008(請預約)
開幕茶會:2018/9/29 15:30

臺灣當代陶藝發展從1981年中日現代陶藝展後開始萌芽,因較晚接觸到現代藝術思潮的洗禮,所以發展至今只三十餘年。早期台灣的現代陶藝仍著重在實用器皿與裝飾彩繪,在陶瓷的可能性上還是以材料的研發運用與燒成實驗為主要表現方式,而中日交流展過後,臺灣陶藝界即意識到陶瓷媒材可發展的領域廣闊,在這期間陶瓷創作和環境從民間開始蓬勃發展到遍地開花,甚至延展至許多留學歸國藝術家相繼投入大專院校教學,教育當代藝術觀念與陶瓷媒材創作相關等等。而陶瓷創作的可能性也就此開始發酵……。

陶瓷在現今的生活中運用之廣不可言喻,不論是在生活產品、建築結構、科技研發甚至是藝術創作中,都可看到陶瓷材質的使用,可見陶瓷材質與環境連結之密和可能性之大;而人們使用之深及廣,在各層面都有不可或缺的必然性,如同空氣一般,會讓人感覺到它不特別但卻真實的存在,只因陶瓷材質的未知可能性已被其文化背景和使用功能性所侷限了。然而,在現今藝術環境裡,陶瓷往往也背負了許多包袱,不論是在歷史文化上、傳統工藝上或是實用容器等範疇,陶瓷並沒有很單純的被看成是創作材料。但是當藝術家要操作陶瓷媒材時,就會陷入一種思考抉擇,它只是創作語彙下的一個材料?還是要有材質技法的操作或材質性的藝術表現?但這似乎也考量著藝術家對陶瓷媒材的認知和操作能力有多少。

「可能」這兩字,來形容陶瓷材質是最適合不過的。因陶瓷的本質就存在許多可能性,它須透過一連串排列重組的材料和技法才能被執行操作。所有陶瓷產生的物件,起初都是以實驗的可能性為出發,最後由過程和結果來驗證當初的假設與想法;而陶瓷在製作的過程中,由源頭的材料元素、技法表現、質性結構到燒成溫度與氣氛也都是從未知開始摸索的,透過許多反覆的執行製作才能把陶瓷的可能性轉變為陶瓷的控制性。進而來說,陶瓷媒材如何操作的方式在藝術創作思考過程上,會呈現出許多水文樹狀的脈絡軌跡,每一個分岔紋路都是一個實驗可能的開始,而藝術家在這抉擇的路徑裡都會去思考屬於自己創作與材質所相對的某種連結關係,當路徑被串聯起來時,即呈現藝術家自己獨特且具有辨識度的創作手法,這是時下許多陶瓷藝術家很擅長表現的方式。反觀,控制可能是下一個可能性的消失,當各材質創作控制到一個成熟度時,同時也會出現創作的慣性,而中間過程似乎就變質成在藝術生產而不是真正的藝術創作,這也是材質創作一劍兩刃所需面對的問題。

「可能之外」應是材質創作要思索的方向,可能性的思考往往存在預設、模擬或可想像作品的狀態;而「可能之外」沒有範疇、界線,甚至是個不經意的意外,在從未思考過的不可能的路徑裡來個牛頭不對馬嘴的碰撞火花,或許當下是很荒謬且不合邏輯的想法,用一種實驗、顛覆帶點玩樂的角度來看待,讓材質創作有材料質變、手法反轉、結構重組的全新趣味。

在這「可能之外」的陶瓷創作實驗展裡,可看到兩位年輕藝術家林精哲、林善春所呈現的創作手法,有別於以往我們對陶瓷創作的想像。林精哲的創作透過陶瓷媒材用時間性重複堆疊的方式來認知身體的存在感,從陶瓷基本操作的材料質性變化來探索結構重組後的未知,這中間有許多是無法預期的變化,讓意外來建構創作的核心主軸,也引領著藝術家重新解讀陶瓷材質所存在的方式。而林善春作品利用瓷與不鏽鋼兩個質性完全不相同的媒材進行創作,本為柔軟的瓷與堅硬的不鏽鋼,看似矛盾,但透過陶瓷燒成的共熔方式將兩材質結合在一起,建構瓷皮鋼骨的材質概念,來進行二次創作,營造出材質與空間虛實的量體美學。

近年,這些年輕的陶瓷藝術家在現今當代藝術著重跨領域、跨材質的環境氛圍下,其內心所孕育的創作實驗因子,如日後漸漸地成熟,對臺灣陶瓷藝術環境和發展走向都會有顯著的改變與影響。

文/朱芳毅 專任講師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 材質創作與設計系

(檔期已結束)

Curator: 沂藝術

  • 「可能之外」- 陶瓷創作實驗展

  • 「可能之外」- 陶瓷創作實驗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