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普藝術在1950年代中後期崛起後便立竭不衰至今。生活中隨處可見普普藝術的仿作品或延伸商品,藝術品市場上,尚·米謝·巴斯奇亞(Jean-Michel Basquiat)、安迪·沃霍(Andy Warhol)等美國藝術家的作品也屢屢締造高成交價神話。有誰能料想得到,普普藝術的發起地其實是英國。究竟這兩國的普普藝術在風格有什麼不同之處呢?
我們先從出發點加以瞭解。眾所周知,美國因從二戰中謀取暴利一夜致富,其過度奢靡的消費爲衍生的通俗文化引起了英國藝術家的關注。當時,一群在英國的年輕藝術家、建築師、作家、藝評在倫敦成立「獨立小組(The Independent Group)」,一方面質疑抽象表現主義只關心藝術形式純粹性的立場,另一方面呼籲現實生活在藝術作品中顯現的意義與價值重要性。1952年在英國「獨立小組」第一次會議中,創始人之一的英國藝術家愛德華多·包洛奇(Eduardo Paolozzi)使用《我曾是有錢男人的玩物(I was a Rich Man’s Plaything)》等一系列拼貼作品闡述理念,作品裡充滿著象徵美國大眾文化的符號,除了對美國通俗文化給予揶揄,作品中出現的子彈發射象聲詞「POP!」更是「Popular Art」的雙關語。此後,小組成員紛紛關注美國大眾文化,運用這些大眾文化形象製作能產生強烈共鳴的作品。1956年英國藝評羅倫斯·艾偉(Lawrence Allowey)確立了「Pop Art」這一詞,普普藝術正式誕生。
基於反藝術純粹形式與藝術需貼近現實生活的核心理念,普普藝術以現成物及挪用為創作手法。英國普普以文化隱喻的方式與帶有主觀及浪漫色彩的表現手法,對當時美國的商業與消費現象毫不客氣地加以嘲諷。相反的是,美國對此卻抱持著正向且頌揚的態度,最終英國自鳴清高的藝術生態被美國龐大消費式的藝術市場所吞噬,美國接手普普藝術領導地位並將之發揚光大。
不像英國普普的英式幽默與浪漫風格,美國普普採取較平鋪直敘的表達方式。因為新興國家較淺的歷史背景與文化導致的虛無與無政府主義,讓美國普普作品具有強烈的社會挑戰性、符號象徵性與非個人性。相對英國藝術界對普普藝術的正面態度,因應國家經濟政策而發展的美國普普,在初期因其濃烈的商業感而獲得較負面的評價,但在嚐到名譽與既得利益的甜頭後,成熟期的美國普普便毫不忌諱地與資本及商業站在一起,變成大眾藝術的形式。
普普藝術對後世的藝術影響巨大而深遠。它的出現,顛覆了人們以往對精緻藝術與低俗藝術的既定觀念,打破商業與藝術之間的藩籬,提供一種新的藝術價值觀,為之後的後普普(Post Pop)、新普普(Neo-Pop)乃至於後現代藝術開闢新道路。當代藝術也因普普藝術在前方開疆闢土,而開展成一個新的藝術局面,呈現百花齊放的景象。尚·米謝·巴斯奇亞(Jean-Michel Basquiat)、傑夫·昆斯(Jeff Koons)、達敏.赫斯特(Damien Hirst)、村上隆、草間彌生等當代藝術家的創作風格皆是受到普普藝術的啟發。因此,在藝術進程裡,普普藝術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英國普普藝術家
理查·漢彌頓 (Richard Hamilton, 1922-2011)
理查·漢彌頓畢業於倫敦皇家美術學院。作為「獨立小組」的成員之一,漢彌頓1956年的拼貼作品《究竟是什麼使得今日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有吸引力?(Just what is it that makes today’s homes so different, so appealing?)》明確表達了對美國消費文化及享樂主義的嘲諷。漢彌頓擅長用拼貼手法創作,作品充滿政治色彩與批判、反諷意味。他提出普普藝術應具有年輕的氣息,是具有普遍性、可以量產、價格低廉的大眾化企業,可以正面看待又膚淺回應,無需具有深奧或具有哲思的精神內涵。
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 1937-)
大衛·霍克尼的作品有著濃郁的消費味道,反映了1960、70年代社會奢華、富裕但人味單薄的社會現象,開拓了具象繪畫的另一風格,被譽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英國藝術家之一。作品《更大的水花(A Bigger Splash)》便是其中的代表作。他畢業於倫敦皇家美術學院,先後接觸繪畫、攝影、歌劇舞臺設計,在半個世紀的藝術生涯中都樂於使用前沿科技參與創作,也熱衷研究藝術史中的透視法,並實踐在他的作品中。因他在攝影、繪畫、設計等領域取得的突出成就,2012年被英女王授予功績勛章。其公開同志的身分讓他對同性的愛也暗藏在作品的符號中。1983年因身邊朋友驟逝的打擊下耳朵漸漸失聰的霍克尼,近年開始使用iphone及ipad等現代工具及軟體進行繪畫,並展示創作過程。在剛剛舉行的的佳士得秋季拍賣,霍克尼的代表作之一《Portrait of an Artist(Pool with Two Figures)》的成交價為9030萬美元,刷新截至目前為止在世藝術家作品的拍賣最高紀錄。
美國普普藝術家
羅依·李奇登斯坦 (Roy Lichtenstein, 1923-1997)
羅依·李奇登斯坦於1923年出生於紐約,1949年取得俄亥俄州立大學藝術碩士學位,是美國普普藝術代表人物之一。他運用網點、粗黑的線條與原色為他作品的藝術表現,擷取生活中隨處能見的事物如電話簿、報紙、商業廣告、報章雜誌等的圖像加以繪製,構成一幅幅模仿連環漫畫、令人耳目一新又平易近人的作品。除了漫畫,李奇登斯坦也曾將迪士尼卡通人物帶入他的創作裡。1970年後他的作品風格逐偏向超現實主義。
安迪·沃霍 (Andy Warhol, 1928-1987)
安迪·沃霍,美國的普普藝術家、印刷者、實驗電影製作者,是一個極具爭議性但卻在普普藝術發展中舉足輕重的人物。著名系列作品《康寶濃湯罐頭(Campbell’s Soup Cans)》讓他一戰成名躍入名人界,之後他更展開了一系列的電影明星、名人肖像創作,以及五光十色的明星生活。其指標性的大量複製探討消費議題、不避諱地明星般自我經營策略的概念影響了當代藝術某部分的生態走向,譬如村上隆的藝術策略經營與傑夫·昆斯(Jeff Koons)的自我行銷,皆是從他身上獲得靈感。雖然被藝評指責對消費主義獻媚,安迪·沃霍依然故我,更發表了著名的「成名15分鐘」理論。安迪·沃霍的製作實驗電影以冗長、無劇情為特點,主要目的是要製造話題性。1968年安迪·沃霍遭受一次槍擊僥倖活命,卻在1987年一場膽囊炎手術後意外去世,結束其傳奇性的一生。
詹姆斯·吉爾(James Francis Gill, 1934-)
詹姆斯·吉爾是美國藝術家、普普藝術的倡導者之一。他在50年代便開始他的藝術創作事業,透過攝影圖像展示當代現象而享譽盛名。其著名作品《瑪麗夢露的三折畫像(Marilyn Tryptych)》早在1962年就被紐約MoMA永久收藏。詹姆斯·吉爾有一陣子的作品受越戰的影響而帶有沮喪、黯淡的氛圍,其中便包括了1965年的反戰系列作品《The Machines》。1967年他參與「第九屆聖保羅雙年展(São Paulo 9-Environment United States: 1957-1967)」讓他打開國際知名度。在他職業生涯達巔峰之際,他毅然選擇退休,並於30年後重返藝壇。
美國新普普藝術家
凱斯·哈林(Keith Haring, 1958-1990)
凱斯·哈林是美國新普普藝術家,美國的街頭塗鴉與社會運動者,也是一名同性戀者。他活躍於80年代,曾入紐約視覺藝術學院就讀,最早是在街頭創作,紐約的電線桿、水泥柱、廣告牌、地鐵等都曾留下過他的作品。他的作品帶有濃厚的普普風格,單色背景、粗線條空心的抽象人物、動物等卡漫式的符號為其作品特徵。因被美國電視台採訪他在地鐵站塗鴉被逮捕而家喻戶曉的凱斯·哈林最重要的成就是與巴斯奇亞一行街頭藝術家將街頭藝術帶入美術館,締造了次文化入主流藝術殿堂的奇蹟。凱斯·哈林糜爛的私生活招致他在1988年罹患愛滋病,隔年他成立基金會,致力關注AIDS治療研究以及促進兒童福利規劃。一年後,年僅31歲的凱斯·哈林便死於愛滋病併發症。
圖一:Andy Warhol, Marilyn Monroe, 1967 © MoMA
圖二:David Hockney, Portrait of an artist(pool with two figures), 1972, Acrylic on canvas, 84 x 120 in © David Hock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