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龍杰

— 沂藝術 2024年1月18日

自然物的結構組成一直是讓藝術家林龍杰著迷的景象。 他關注自然物的解構組成與再生物,他將陶瓷媒材塑造成類似機械型態的生物體。以自身體驗做為靈感,將生活中的細微轉化為人造物。面對如今世代電子媒介訊息的介入與流竄,藝術家認為人們早已默默被改造當中,邁向不可知的未來。為此他擷取了植物和微生物的複數生長型態,局部植入人工符號,冀望能重新塑造不同的生物圖碼,塑造了《角渦》、《蛞》、《墨鰭》等作品,希望對於此議題做反思。

對於虛擬與真實的存在界限,藝術家對此是抱有疑問的。他將自身的錯亂身體感轉化為不可知的存在樣貌。混合當下生存空間裡與身體產生連結的媒介物,捕捉二者纏繞流動、交融混雜的停格形態,衍生出了《羽萼蠷》與《序性衍體Ⅰ》。藝術家以單純的土條搭建接合塑造出《青岩》,逐步建構出一恣意生長的型態,似生物體也似機械物,在虛實之間尋求出口,回應自己的生命感官經驗。而《蜉蝣海》則垂懸掛置與光影變化的綜合交疊,反思個體沉浸於訊息孳生的電子媒介當中,所產生的不可抗力與迷幻之感

怪物的醜陋、奇異與魅力在林龍杰眼中凝聚成特殊的美學,以衝破常規的規則與形狀,挑戰著我們對既定事物的認知,怪物本身就是一種具有生活啟發的存在,他可能特立獨行、遺世孤立,但總是挑逗著人們的精神。本次展出的作品中林龍杰從小生物著手,將自我的生命經驗投射並改變它們的型態,如同每日接收不同資訊、外界雜音的人們,這些小生命體在接收不同外來物的同時,亦是、型態、樣貌開始流動,個體逐漸異化為不同的樣貌,與一般所認知的生物產生了歧異。

林龍杰為本次的作品表面質感上做了一些更動,屏棄以往以彩度較高的鮮豔色調,回歸自然選用較為素雅的白色與灰色,創作的過程中他並沒有去設計草圖,而是一邊端詳一邊思考如何去修正與增添,對藝術家來說,整個創作的過程是抒發式的,不特意為了某個經驗或目的去做一個造型,而是讓湧現的想法、流動的意識去塑形作品,將此時此刻的飄忽不定卻也精心編排的思緒灌注在作品當中。

林龍杰出生於臺灣台中,碩士畢業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陶瓷組。展覽經歷相當豐富,曾經參與CICA2012第32屆西班牙L’Alcora國際陶藝競賽、2013年第八屆奧地利Kapfenberg國際陶藝雙年展、2014年第四屆匈牙利Silicate Arts國際三年展、第十屆日本美濃國際陶藝競以及其他獎項。2017年他榮獲臺南新藝獎得主,作品典藏於波蘭Bolesławiec 國際陶藝中心、新北市鶯歌陶瓷博物館、台南市立美術館以及其他私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