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

台北市立美術館

— 沂藝術 2023年3月16日

2023年北美館首檔國際合作展—「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由德國圖賓根藝術館館長妮可.芙麗茲(Nicole Fritz)發想、德國圖賓根文化交流協會麥斯米蘭.雷澤(Maximilian Letze)作為共同策展人策畫,自2月18日至6月4日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展覽匯集23組國際藝術家,共展出33件雕塑作品,探討身體在未來將會是什麼型態?我們將會是「誰」或者是「什麼」?而我們又將生活在什麼樣環境之中?

展覽藉由超寫實與寫實雕塑作品,針對上述疑問,提出可能的答案,以寫實雕塑作為美學基調,猶如鏡中反映出人類未來可能的樣態。展出作品大量著重於機械義體、擴增實境、人工智慧、基因改造等數位演進與遺傳學工程,展現人的身體與科技技術結合的「後人類」現象。不僅顯示出人類與非人類之間的不確定性,過往存在於藝術創作概念、想像中的樣貌,如今皆可以在科學實驗中完成。展覽中的作品應證了科技演進對人類與環境的影響,同時也說明著混和性創作,是如何逐漸消彌自然、科學與文化之間的界限。

超寫實主義興起淤1970年代,被視為是對純主觀抽象藝術的反動,包含源自紐約以攝影為基礎的「照相寫實主義」(Photorealism)注重於捕捉客觀的形象;以及企圖精確複製人體的超寫實雕塑,注重作品肌理細節,營造出具有真實感的認知錯覺。

本此展覽分為四大主題:「混種人」、「後自然」、「藝術家4.0」、「科技 人類 變體」,分別探討混種生命體、基因轉殖生物、未來人類與機器人、科技對生活的影響等議題。參展的多位國際知名藝術家,其中包含超寫實雕塑極具代表性的澳洲藝術家派翠西亞‧佩奇尼尼(Patricia Piccinini)及山姆・詹克斯(Sam Jinks)Sam Jinks;曾代表德國參加2007年威尼斯雙年展的伊薩・根澤肯(Isa Genzken);榮獲第59屆威尼斯雙年展特別獎的的林恩・何許曼・雷森(Lynn Hershman Leeson),本次首度在臺灣展出受提名之錄像作品。

在經歷疫情衝擊的時代下,策展人意識到人類身體的脆弱及生活模式的轉變,而未來身體的創造或許是對完美不朽的嚮往,科技與肉體的結合也說明著人類生存樣態的演變,乃至於回望生命共同存有的主體性本質。

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

展覽日期: 2023年2月18日-2023年6月4日

展覽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館 2A、2B展覽室

展覽概念:德國圖賓根藝術館 妮可.芙麗茲(Nicole Fritz)

共同策展人:德國圖賓根文化交流協會 麥斯米蘭.雷澤(Maximilian Letze)

圖一:托馬斯・格倫菲爾,錯合(天鵝/海狸鼠/驢子),2008,動物標本,100 x 60 x 30 公分。© Thomas Grünfeld。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圖二左上:山姆・詹克斯,《犬頭》,2008,矽膠、人類毛髮、毛皮,30 × 140 × 60公分。圖 / 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圖二右上:安娜・杜米楚與艾力克斯・梅伊,《古菌機器人:後奇異點與後氣候變化時代的生命形式》,2018,3D列印人工智慧神經網絡水下機器人(聚乳酸、電子零件、樹莓派電腦),40 × 40 公分(機器人尺寸)。圖像由藝術家提供。© Anna Dumitriu and Alex May. Courtesy of the artists. Photo: Vanessa Graf/Ars Electronica

圖二左下:林恩・何許曼・雷森,《邏輯癱瘓人心》,2021,影像裝置,13分35秒。圖 / 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圖二中下:派翠西亞・佩奇尼尼,《幼苗》,2020,矽膠、玻璃纖維、毛髮、衣服,201 × 94 × 46公分。圖 / 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圖二右下:派翠西亞・佩奇尼尼,《葛拉姆》,2016,矽膠、玻璃纖維、人類毛髮、衣服、水泥,140 × 120 × 170 公分。圖像由藝術家及澳洲交通事故委員會提供。© Patricia Piccinini.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Transport Accident Commi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