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台灣前輩藝術家作品,屢次在拍賣會及藝術市場上引發贗品爭議,國內對藝術品科學鑑定的需求也逐漸浮上檯面。
人為經驗為主 科學鑑定為輔
「台灣過去靠人為經驗鑑定,但能夠鑑定的專家隨著時代,年紀也長了,這方面的傳承會是一個挑戰。」現任台北藝術產經研究室執行長的柯人鳳小姐,投身推動國內建立科學鑑定標準化流程及建置科學履歷,也點出目前台灣鑑定仍以人為經驗為主,科學為輔。擁有40年收藏資歷,閱歷眾多作品的資深藝術顧問王飛雄表示,人為辨別真偽的能力培養來自大量觀看真跡,「尤其要找對的地方,畫家家裡出來、大藏家、政治軍事等身分地位高的人收藏的,對的機率會高很多。」王飛雄也補充,每次觀看也同時在反芻、思索,訓練自己看懂各種筆觸、墨暈,且須通達畫家身平,因其不同年齡時期的風格、簽名皆會轉變。
藝術品的健檢報告書 – 科學履歷
也因為鑑定需求源於具爭議、高單價或投報率高的藝術品,並非普羅大眾都需要,藏家若有需求多半找修復人員承擔鑑定任務,或私自探聽門路。然而,修復有其倫理,兩者必須分工。柯人鳳也指出,台灣也未建立鑑定標準作業流程,無法讓實驗室遵循流程成為合格實驗單位,來公開鑑定。「但這也無法一步到位,所以才會先推科學履歷。」她類比,科學履歷就像作品的健康檢查報告書,倘若作品有損毀,可透過履歷讓修復師針對採集數據、材料來修復。此外,履歷記錄下的數據,仍需要比對、判讀,或用同時期的資料作為佐證,如同人為鑑定也會是如此,王飛雄表示,若今天碰到六十幾年前的畫作,我收集同期的老畫冊資料,可以做為比對畫家當時畫風的佐證。
司法配套措施與鑑定流程機制
近來,為因應藝術品鑑定需求,坊間也出現如朱銘文教基金會每年提供朱銘作品鑑定服務。對此,柯人鳳表示,就現況而論,藝術品鑑定與一般鑑識最大不同,在於作品帶有風格、技法特徵,無法僅就藝術家歸屬(attribution)進行肉眼鑑定,還須進一步檢測藝術品之各種材質條件,才足以進行真偽判斷過程。進一步需要檢視的是,鑑定程序、標準是否持續累積發展,且若能導入鑑定機制、科學履歷,如實驗室是否獲得ISO、TAF認證,更能增加可信度。她認為,雖在國內實驗室、儀器技術上並無落後亞洲各國,但觀念和相關配套機制仍未建立,「國內太過於保守,這就像潘朵拉的盒子,因為對該領域不熟悉,無法因應就會有恐懼。」她表示,通過鑑定流程標準化,能提出符合行業標準的報告不僅有助於法庭解讀報告,還能在官司訴訟中保護專家,面對疏失或從業過失的指控,以報告作為強大的保障。
預防贗品訣竅
對於藏家如何事先預防購買到贗品,柯人鳳建議,購買作品時藏家有權向賣方索取保證書及科學履歷,也可以事先詢問拍賣公司合作的鑑定單位為何,並查詢該實驗是否通過認證,「就像你生病了會去找醫生,多了一個醫療技術就多了治癒機會,但也不能保證說能把你完全治好,或是不會再有這樣的疾病。」除了畫廊協會和民間的推動,她也呼籲,當學會成立,並結合產學研三方,待機制健全後,就需公部門建構司法體系及鑑定人才管道的養成。
「收藏家和技術是與時俱進的。」柯人鳳也認為,放在時代洪流裡觀看,科學履歷建置是人類文明不斷發展的基礎,也是學術、技術藝術史專家研究的素材,「每個收藏動作都是文化資產保存,你也是在為這件作品繼續傳承到下一個時代在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