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今藝術市場中,「潮藝術」成為了新興發展的領域,「潮藝術」這個詞彙是為某些特定的創作而自創的字詞。不論是塗鴉藝術、公仔、滑板等藝術商品,都屬於是「潮藝術」的範疇,它與大眾流行文化有著強烈的關係,並且商品化的傳播意圖大於創作本身的意涵。然而在此中有一種風格,同樣有著流行文化圖像的運用、大眾藝術的特性,但具有更強烈的敘事建構;在學院派藝術史論述下,時常將「卡漫」、「挪用」等這種當代視覺表現手法概括為一種當代的「普普超現實主義風格」。但其實「普普超現實主義風格」這個名字,乃是為了被「高眉」(highbrow,知識份子) 接受及更親近現代藝術史脈絡所賦予的稱號。但其實在這些定義之前,它有著另一個名字─「低眉藝術」(Lowbrow Art)。
坊間均以1970年代的美國洛杉磯作為低眉藝術的起源,「Lowbrow」英文原意中的通俗、低俗,「低眉」則是透過將字根(low與brow) 拆解之後重新組成的翻譯,且與「高眉」(highbrow)作為對比。1994年,美國畫家羅伯特‧威廉(Robert William, 1943-)創辦了推廣這類型視覺創作的刊物《Juxtapoz》。低眉藝術以戲仿、詭譎、嘲諷、享樂與挪用為創作姿態,以創作者自己的表現技法,結合流行文化的圖像,傳達出完整的敘事性。低眉藝術被認為是70年代之後龐克文化、獨立漫畫、街頭塗鴉和滑板文化、邪典電影等另類文化中醞釀出的一種視覺表現,低眉藝術也可說是完整的展現了「次文化」精神。具有低眉藝術風格的創作者重視覺敘事,以及圖像表現的創意,透過符號及象徵拼貼創作,建構出一個新世界。低眉藝術作品大多帶有魔幻寫實的色彩,有的作品畫面中歡樂的派對場景、可愛的人物動物;有的作品中則是對未來科技的想像,但共通點是都充斥著黑暗、諷刺的隱喻,警世意味濃厚。然而這一類的繪畫風格,時常被貼上「卡漫風」的標籤,卻忽略了藝術家的視覺表現手法。強烈的符號性敘事,容易讓觀者跳過對繪畫手法的討論,而著重於符號的意義與其跟創作者之間的關係。
因為低眉藝術擅長運用圖像敘事,因此常被邀請在不同的商業印刷進行圖像設計和創作。馬克·雷登 (Mark Ryden, 1963-)這位低眉藝術脈絡中著名的創作者之一,在他為流行音樂之王的麥可傑克森《危險之旅》專輯設計的封面當中,便展現了這種低眉藝術的風格。華麗的建築裝飾及細節繁雜的圖像,像極了教堂中的祭壇畫一般,每個圖像都有各自代表的意涵,而作品整題更是有著完整的故事性。艾力克斯·格羅斯 (Alex Gross, 1986-) 更是融合低眉及流行超現實主義,在他的創中敘述及揶揄各式生活中的情景轉化成他的作品。
低眉藝術由於源起於地下文化,可算是一種對於學院派藝術的反動,它無需在意是否被主流藝術所接受,而成為了藝術家得以直言不諱地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新世界。如同普普藝術,試圖打破藝術的高低之分,將日常的通俗事物融入進藝術。在低眉藝術中,更加入了超現實的意境及敘事符號,提供了觀者無需特殊的藝術手法解釋,便能理解一二的主題。若站在當代藝術的視角,先撇除市場上對於它潮藝術的定義,我們可以去思考這些過去被稱之為「低眉藝術」的創作,它所乘載的美學討論,在當代藝術下許多作品的反思,到底是因應市場趨勢的藝術,或是對於藝術實踐真正的創作?
圖一: Alex Gross, Lanvin (Paris), 2010 ©️ Alex Gross
圖二左上:Kenny Scharf, Hannah Barbaric Paradise © Kenny Scharf
圖二右上:Alex Gross, Shopaholics ©️ Alex Gross
圖二左下:Ray Caesar, Mother and Child, 2013 © Ray Caesar
圖二右下:Mark Ryden, Arurira,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