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維奧拉《無常》展

Borusan 現代美術館

— 沂藝術 2019年11月5日

今年9月,位於伊斯坦堡的Borusan現代美術館非常熱鬧,除了迎接第16屆伊斯坦堡雙年展,同時也籌備著影像之父—比爾·維奧拉( Bill Viola )的展覽《無常》( Impermanence )。比爾·維奧拉在影像科技運用卓越,他在還是傳統電視製作、影像技術剛起步的時代,就開始探究影像這項新媒體,並將其作為藝術創作的主要媒介,帶領藝術界開闢了新的領域,讓他被譽為影像藝術先驅。在他藝術生涯中創作了許多經典的錄影帶、建築裝置藝術、電子音樂表演作品、電視傳播影像作品等,並獲得了無數獎項,包括寶麗萊影像藝術獎( 1984 )、沒國電影學院瑪雅·黛倫獎( 1987 )、麥克阿瑟基金會獎學金(1989)、斯科希甘影像裝置獎( 1993 )、美國藝術聯邦文化領導獎( 2003 )、NORD / LB藝術獎( 2006 )、麻省理工學院尤金·麥克德莫特藝術獎( 2009 )、加泰羅尼亞國際獎(2009)、雪城大學傑出校友獎( 2011 )、日本藝術協會高松宮殿下紀念世界文化獎(2011)。

1951年生於紐約的維奧拉,從小生活在皇后區及韋斯特伯里區,6歲時與家人出遊,險些溺斃於湖中,他卻認為這項經歷是「生命中最美麗的世界,沒有恐懼,只有平靜」。大學就讀雪城大學,當時有人向學校捐贈了一台Sony Portapak相機,讓他提前認識了影像技術。就學期間曾跟著傑克·尼爾森(Jack Nelson)學習視覺藝術;與富蘭克林·莫里斯( Franklin Morris )學習電子音樂;也在白南準、彼得·坎普( Peter Campus )、法蘭克·古萊特( Frank Gillette )等人的身邊擔任過助手。比爾·維奧拉1973年取得學士學位,之後在艾佛森美術館工作,擔任視聽技術員,與大衛·都鐸(David Tudor)一起學習,也與約翰·凱奇(John Cage)合作過。

1974至1976年間,維奧拉於義大利佛羅倫斯生活了18個月,在歐洲首個影像藝術工作室Art/Tapes/22擔任影像製作技術總監。1976至1980年,紐約電視台WNET-Channel 13的節目「電視實驗室」邀請維奧拉擔任駐場藝術家,期間創作了許多作品。1977年,墨爾本拉籌伯大學( La Trobe University )的文化藝術主任琪拉·佩洛芙( Kira Perov )邀請了維奧拉前來展示他的影像作品,一年後便嫁給維奧拉並一起搬到紐約生活。1980年維奧拉被授予美日創意藝術家獎學金,與妻子在日本生活了一年半,以客座藝術家的身分在索尼公司的實驗室研究,並向Daien Tanaka大師學習禪宗佛教。

孩童時期的溺斃經歷帶給他的影響,也在2004年他與導演彼得·塞拉斯( Peter Sellars )、指揮家埃薩-佩卡·薩洛寧( Esa-Pekka Salonen )合作的歌劇《崔斯坦與伊索德》( Tristan und Isolde )中完美呈現,他們創作了新版本的《崔斯坦與伊索德》,該年12月由洛杉磯愛樂樂團演出《崔斯坦計畫》( The Tristan project ),完整的歌劇首演則是在2005年4月在巴黎巴士底國家歌劇院( The Opéra National de Paris, Bastille )演出。

比爾·維奧拉的創作理念圍繞在人類的出生、死亡、情感的表現、意識的甦醒等等,溶入許多外在元素像是自然元素空氣、水、火、土;或是宗教元素包括基督教神秘主義、佛教禪宗、伊斯蘭教蘇非主義等等。維奧拉拍攝手法為高速攝影,再經後製調降影格速率,讓播放畫面呈現極慢速的移動,在變形的時間流影片中,能觀察到所有細節變換的剎那,感受到所有情感轉換的瞬間。

全球各大美術館等機構爭相收藏比爾·維奧拉的作品,包括紐約奧爾布賴特-諾克斯美術館、哥本哈根方舟現代藝術博物館、丹麥奧胡斯ARoS當代美術館、芝加哥藝術學院、貝拉多現代及當代藝術博物館、卡內基美術館、義大利利沃利城堡、龐畢度國家藝術和文化中心、達拉斯藝術博物館、荷蘭De Pont當代藝術博物館、得梅因藝術中心、巴黎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弗朗索瓦皮諾基金會、巴塞隆納卡伊莎中心、德國不萊梅美術館、瑞士巴塞爾美術館、首爾三星現代藝術博物館、洛杉磯郡立美術館、丹麥路易斯安那現代藝術博物館、德國路德維希博物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沃斯堡現代美術館、明尼阿波利斯美術館、里昂現代藝術博物館、加拿大蒙特婁美術館、南特美術館、索菲亞王后國家藝術中心博物館、法蘭克福現代藝術美術館、洛杉磯當代藝術美術館、聖地牙哥當代美術館、休士頓美術館、MOMA現代藝術博物館、華盛頓國家藝廊、澳洲國立美術館、加拿大國立美術館、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雅典國家當代藝術博物館、南韓國立現代美術館、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博物館、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蘇格蘭國立現代藝術美術館、索羅門·古根漢美術館、臺北市立美術館、泰特現代藝術館、巴塞爾霍夫曼基金會、蓋蒂博物館、沃克美術館、惠特尼美術館。

比爾·維奧拉著名的作品包括1992年的《南特三聯畫》(Nantes Triptych)延續了古典三聯畫的形式,傳達人生的誕生、人生、死亡而分別記錄了自己的兒子出生、沉入水中的人以及母親的過世等時刻;1995年的《面紗》( The Veiling )在展間中央掛滿平整的面紗,投影機分別兩端牆上向中央投射出一男一女,2人會在最中央的面紗交會;1995年的《問候》( The Greeting ) 概念源於文藝復興時期雅各布·蓬托莫(Jacopo Da Pontormo)的作品《信使》(The Visitation)。另外還有2000年的《五重奏系列》( The Quintet Series )、2002年的《儀式》( Observance )、2004年的《救生筏》(The Raft)、2005年的《夜之旅》( The Night Journey ) 、2007年受邀至威尼斯雙年展展出的《無岸的海洋》( Ocean without a shore )、2014年的《殉難者之土、空氣、火、水》( The Martyrs Earth, Air, Fire, Water )等。

這次的《無常》展覽由Kathleen Forde擔任策展人,以沉浸、轉化、空氣與水的對抗三大主題貫穿所展出的十件作品,作品《儀式》和《救生筏》都傳達出了人類之於水的力量的掙扎與對抗;而作品《Chott el-Djerid (A Portrait in Light and Heat)》以撒哈拉沙漠的海市蜃樓及白雪皚皚,細膩的傳達了空氣中表現出的光與熱的現象。

比爾·維奧拉《無常》

展覽日期:2019年9月14日-2020年9月13日

展覽地點:Borusan現代美術館

 

圖一:Bill Viola, Nantes Triptych, 1992, Three-channel colour video triptych, free text 3.2 x 2.3m, 3.2 x 4m, 3.2 x 2.3m, duration 00:29:46. © Royal Academy of Arts

圖二左上:Bill Viola, Fire Woman, 2005 © Royal Academy of Arts

圖二左下:Bill Viola, Photo: Jonty Wilde © 2019 – Opéra national de Paris

圖二右上: BILL VIOLA, Tempest (Study for The Raft), 2005, Color video on LCD flat panel mounted on wall, 26 X 43 1/2 X 5 in. Edition of 5 ©James Cohan

圖二右中:Bill Viola, Tristan und Isolde © Blain |Southern 2017

圖二右下:Bill Viola, Departing Ange, panel 1 from Five Angels for the Millennium, 2001, Video/sound installation, Performer: Josh Coxx, Courtesy Bill Viola Studio © Royal Academy of A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