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尼施.卡普爾Anish Kapoor個展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北京太廟美術館

— 沂藝術 2019年10月26日

國際知名英裔印度雕塑藝術家安尼施.卡普爾將首次在北京舉辦雙個展,展覽將於25日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正式開幕,期間持續至明年元旦,展覽的另一部分將於11月11日在北京太廟美術館展出。

安尼施.卡普爾於1954年生於印度孟買,母親是猶太人,父親是一位印度海軍水文地理學家,他的孩童時機大部分都在海上度過。原本打算成為工程師的他,因為數學不好,因此變換跑道,決定成為一名藝術家。於是在1973年居倫敦生活與工作後,開始他的藝術之路,大學就讀倫敦Hornsey藝術學院,1978年進入切爾西藝術與設計學院就讀研究所,但僅一年便休學。在猶豫著該怎麼繼續走下去的時候,他回到了印度,豐富的色彩與傳統文化,使他受到了故土的景色刺激,產生了第一件重要作品,也是使他打開知名度的作品《1000個名字》( 1000 Names ),「我在創作關於行為、儀式的物件。」他說。之後受到了李森畫廊( Lisson Gallery )的館長尼古拉斯.洛格斯德爾( Nicholas Logsdail )關注,邀請他加入新英國雕塑家小組,以他的作品逐漸在藝術界站穩腳步。1990年,他代表英國參加威尼斯雙年展,獲得Premio Duemila獎項,1991年榮獲了透納獎,還有其他獎項包括牛津大學榮譽獎學金、高松宮殿下紀念世界文化獎、大英帝國司令勳章、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榮譽會員、皇家藝術學院皇家院士、倫敦學院榮譽獎學金等。

安尼施.卡普爾的作品,不管是外觀、材料、色彩還是形式,都有著濃厚的極簡主義風格,但他將極簡主義的視覺衝擊去掉,改為柔和方式來表現。他的雕塑,特別是那些設立於公共空間的作品,有著簡單的幾何形狀外觀,雖然巨大,但優雅且平衡的襯著周圍的環境。他在創作時,往往會溶入像是印度哲學、古代文明、東西方文化等概念,並將其獨特的魅力結合公共空間,展現給社會大眾。早期因研究物質而多以花崗岩、大理石等石材製作雕塑作品,配上單一鮮明的色彩,點綴著展覽空間,探討著形體與空間的關係。1995年後,他開始研究高反射表面,透過不鏽鋼、鏡面來思索空間與時間,著名的作品包像是安裝在洛克菲勒中心的《天鏡》( Sky Mirror ),重達23噸的不銹鋼雕塑,反射著紐約的天空美景;位於芝加哥千禧公園的《雲門》(Cloud Gate),因為外型像豆子,故也被稱為The Bean ,這顆不銹鋼豆子反射著公園的熱鬧與城市的繁華。人們可藉由觀察安尼施.卡普爾的作品,用不同形式、不同角度、不同顏色等方式重新審視著生活周遭的一切事物。

他曾在葡萄牙現代美術館( Museu Serralves )、羅馬當代藝術博物館( Museo d’Arte Contemporanea Roma )、荷蘭國家博物館( Rijksmuseum, Amsterdam )、三星現代藝術博物館( Leeum Samsung Museum )、澳洲當代藝術博物館(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Australia )、畢爾巴鄂古根海姆美術館( Guggenheim Museum Bilbao )、法蘭克福應用藝術博物館( Museum für angewandte Kunst )、德意志古根漢美術館( Deutsche Guggenheim )、索羅門.古根漢美術館(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 )等國際重要美術館及機構舉辦過不少個展。

安尼施.卡普爾的作品收藏機構眾多包括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英國藝術委員會( Arts Council of Great Britain )、英國文化協會( British Council Collection )、舊金山藝術博物館( Fine Art Museum of San Francisco )、原美術館( Hara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赫須巨集博物館( Hirshhorn Museum and Sculpture Garden )、斯德哥爾摩當代美術館( Moderna Museet, Stockholm )、現代藝術博物館( Museum of Modern Art )、三星現代藝術博物館( Samsung Museum of Art )、聖地牙哥當代美術館( San Diego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 San Francisco Museum of Modern Art )、泰特現代藝術館( Tate Collection )、金澤21世紀美術館( 21st Century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等等。

這次的個展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擔任學術顧問,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蘇新平擔任藝術總監,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張子康擔任總策展人,並請來倫敦蛇形畫廊總監奧布里斯特( Hans Ulrich Obrist )作為策展顧問。這次將展出他35年來的藝術創作,並帶來安尼施.卡普爾在藝術生涯中最重要的4件作品:作品《致心愛太陽的交響樂》( Symphony for a Beloved Sun )以大大小小的滿地紅色蠟塊堆積起的恐懼,看了會讓人想起猶太人大屠殺的慘烈而頭皮發麻;作品《準備成為奇特單細胞個體的截面體》( Sectional Body preparing for Monadic Singularity )在一片綠油油的草地上,築起一塊黑色立方體,方體中有著由紅色PVC構成的巨大喇叭,看起來就像身體器官的某部分被切開來,可以清楚的看見裡頭的血管與組織;作品《放逐》( Destierro )在展場鋪滿100噸用鮮紅顏掉噴灑過的土壤,中央放置一台塗滿藍色的挖土機,強烈的顏色對比與場景,訴說著1976年至1983年阿根廷軍事政權屠殺的受害者與難民;以及作品《我的紅色家鄉》( My Red Homeland )為一個12米的圓形平台,上面放著20噸暗紅色的蠟混合凡士林,一個方鐵塊被電動手臂從圓心推動,順著圓周緩慢畫圓,在暗紅色的蠟上刻出深深的軌跡,多餘的蠟被擠到邊緣堆起,暗紅色的蠟象徵著他的故鄉印度、象徵著他的心,方鐵塊的推動象徵著他的創造,身為藝術家,在故土上、在心中,源源不斷地創造出藝術作品。

安尼施.卡普爾Anish Kapoor個展

展覽日期:2019年10月26日-2020年1月1日

展覽地點: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北京太廟美術館

 

圖一:Photograph by Jack Hems © Anish Kapoor and Lisson Gallery

圖二左上:Anish Kapoor, Marsyas 2002 © Anish Kapoor and Tate Modern

圖二右上:Anish Kapoor, Svayambh, 2007 © Anish Kapoor

圖二左下:Anish Kapoor, Cloud Gate, 2001-2004, Stainless steel , in Chicago's Millennium Park © Anish Kapoor

圖二右下:Anish Kapoor, Dragon, 1992- © Anish Kapoor and Gladstone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