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田亮司個展

台北市立美術館

— 沂藝術 2019年9月10日

台北市立美術館現正展出日本極簡電子音樂藝術家《池田亮司個展》(Ryoji Ikeda Solo Exhibition),這次的個展可說是池田亮司過去10年來在亞洲展出最全面的展覽,展期為2019年8月10日至11月17日,位於北美館一樓1A-1B。

池田亮司以電子音樂結合視覺藝術聞名,他的創作理念涵蓋了聲音、影像、數學、物理現象等,將這些元素融入在音樂、表演及裝置藝術中。1966年出生的池田亮司,生於日本岐阜縣,目前在日本京都、法國巴黎二兩地生活與工作。池田所創作的音樂,以各種原始的聲音為主,像是特定頻率、雜訊等聲音,捉住了特性之後將這些聲音帶入他最擅長的數學運算,搭配上節奏感,便產生一首精彩的曲目。

1994年,他與日本京都多媒體藝術團隊「蠢蛋一族」(Dumb Type)合作,擔任音樂製作人,開始從音樂拓展至劇場與表演藝術,在多國演出並錄製成專輯。他的專輯包括《+/-》、《0°C》、《Matrix 》、《Dataplex》、《Test pattern》、《supercodex》《The Solar System》以及2016-2017年與日內瓦打擊樂團(Eklekto)合作的表演,也收錄在《Music For Percussion》專輯。2014年池田獲得奧地利電子藝術中心與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合作的新媒體藝術獎(PRIX Ars Electronica Collide@CERN Residency Award)。

池田亮司的展覽遍布世界各地,包括東京都現代美術館、新加坡藝術博物館、奧地利林茨電子藝術中心、Elektra Festival Montreal、巴塞隆納葛瑞克藝術節、愛知三年展、紐約第七軍團槍械庫、倫敦白教堂美術館、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波哥大現代藝術博物館、柏林漢堡火車站、DHC/Art Montreal、巴黎秋季藝術節、沙迦雙年展、雪梨馬車創意藝文中心、奧克蘭三年展、澳洲新舊藝術博物館、Telefonica Foundation Madrid and Kyoto Experiment Festival、韓國光州藝術文化中心、新加坡藝術科學博物館、德國漢諾威藝術中心、德國魯爾三年展、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卡爾斯魯厄藝術與媒體中心等。

許多機構像是巴黎龐畢度國家藝術和文化中心、法國國家當代藝術基金會FNAC、蒙特利爾當代藝術博物館、東京都現代美術館、澳洲新舊藝術博物館、高松市立美術館、卡爾斯魯厄藝術與媒體中心等,均收藏了池田亮司的作品。

這次的個展,由北美館策展人蕭淑文以及客座策展人林怡華共同策畫,池田亮司以「什麼是聲音?」作為概念發想,展出了許多大型聲音雕塑、視聽裝置,像是作品《A「連續統」》(A [continuum]),將歷史上的音樂會所使用的「標準音高」,分配到5個超級定向揚聲器,各自發出音調再交互疊加成複雜的共鳴音。作品《符碼-詩》(code-verse),將先前作品重新組合,從數據中取出各種符碼加以抽象化,構成一部無從解譯卻又充滿閃爍聲光的樂詩。雙面牆作品《臨界點》(point of no returm) ,是池田亮司自認在所有創作中最玄奧的形上學作品,其中一面由投影機投射出大量訊息所疊加而成的黑洞;另一面則是近似太陽色溫的白色光源。池田想表達出任何事物、甚至是光,一旦進入黑洞,都無法遁逃。

作品《普朗克世界「宏觀」》(the plank universe [macro]),從物理學中無限小的計量單位「普朗克長度」(Planck length)來探索人類對於自然界無限小或無限大的感知潛能,擴延認識世界的極限、觸碰宇宙的邊界。這件作品是池田亮司在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駐村期間受到啟發的創作。

另外,展場空間也是經過特別規劃,池田亮司把科技當作創作媒介,打造出沉浸式環境,觸動觀賞者的全身感知,讓每個空間與作品都帶出不同的尺度與感受,就像是帶領觀眾一起探究微觀世界以及無限的宇宙空間。

池田亮司個展Ryoji Ikeda Solo Exhibition

展覽日期:2019年8月10日-11月17日

展覽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一樓1A-1B

圖一:Data-verse 1, audiovisual installation, 2019, DCI-4K DLP projector, computer, speakers, W10.24 x H5.4 m, photo: Julien Gremaud, courtesy of Audemars Piguet © Ryoji Ikeda, 2010

圖二左上及左下: Point of no return, audiovisual installation, 2018, DLP projectors, computer, speakers, dimensions variable, photo: Studio Hans Wilschut, courtesy of Eye Filmmuseum © Ryoji Ikeda, 2010

圖二右:《符碼─詩》2018,影音裝置,概念、構圖:池田亮司,電腦圖形、程式設計:Tomonaga Tokuyama,3台DLP(數位光處理)投影機、電腦、揚聲器,尺寸依空間大小而定 © 池田亮司、臺北市立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