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乃臻的多重宇宙

— Oct 27, 2023 by YIART

創作的起始點

對於藝術家楊乃臻而言,大四畢業製作是她從練習邁入創作的轉捩點。當時教授給予的評論是:雖然你畫的是實際的窗景,但我們觀看時似乎也能將它理解為掛在牆上的一幅畫。正是這席話使使她意識到創作上呈現空間的更多可能性,因而開始深入探索繪畫。懷抱著對藝術強烈的求知慾,楊乃臻正式開啟了她的創作旅程,窗景元素成為她第一批創作的特點。在這一系列作品中,她專注於研究繪畫中的空間以及在平面上如何呈現空間的議題。

瓶頸與突破

創作上的安逸並沒有陪伴楊乃臻太久,她很快地面臨瓶頸,無法跳脫出窗戶以外的主題。嘗試向繪畫中的空間概念研究,又容易導向學術、觀念性的討論結果,楊乃臻察覺到這個主題也並非她內心最渴望探究的,因此陷入困境。如此反覆碰壁的境況直到她嘗試放大作品中的圖像,使它變得更抽象、不易辨認,楊乃臻才找到令她感興趣的創作新方向。楊乃臻以一幅作品為例說道,那張作品的大小為一米五乘四米五,是她歷來作品中最龐大的一件,描繪了百葉窗後的一盞吊燈。她表示,物品放大後的輪廓也創造出更多引人聯想的空間。這個階段的她經常以生活中物件的光影形狀或是造型為創作靈感,將所聯結到的畫面轉換成作品,其中包含本次展覽所選入的作品「I’ll catch you」以及「Waterfall」。

楊乃臻的多重宇宙

楊乃臻的創作靈感是由生活中隨手拍下的場景或物件出發,大多是與光有關的影像,比如光落在物體上產生的形狀或是影子的輪廓,最後楊乃臻透過想像力賦予這些線條新的生命。「I’ll catch you」這幅畫其實是椅子與椅腳的形狀,這樣的造型讓她聯想到網子,比較特別的是直式與橫式的版本她各畫一幅。楊乃臻笑著分享到,這兩幅作品其實在玩雙關,「I’ll catch you」翻譯上可以譯作「我會接住你」或「我會抓住你」。直式的作品較靜態,好像默默承接著上面即將掉下來的物品,為「I’ll catch you」的第一種解釋。而橫式的作品營造相互追逐的動態感,好比玩遊戲的過程,是「I’ll catch you」的另一個意義。從兩件作品中,觀眾似乎可以窺見楊乃臻在創作上充滿童趣的一面。縱觀這一系列的畫作,楊乃臻將重複地使用相同造型,運用不同構圖、畫法、顏色,呈現出別樣的畫面,期望能帶給觀眾不一樣的想像。

創作的目的僅僅是出自繪畫的慾望

相較其他藝術家有一個明確的創作理念支撐作品,楊乃臻的作品意圖呈現她創作的觀念性,重點在於如何畫,而不是畫什麼。這個現象源自於她獨有的一套藝術哲學:繪畫是一個動詞,而我透過不斷重複這個行為來檢視生活中一閃即逝的片段。談及繪畫上的心路歷程,她發現自己經常遭遇創作瓶頸,或需要具體的題材開始進行繪畫,這些跡象無一不在暗示著楊乃臻自己,她並不是「生產圖像」並以此與觀眾溝通的創作者。畫圖也不是出於以圖像表達自己的慾望,而是可能更像是有一種勞動的需求。她期望留給觀眾更多解讀作品的空間,而她的作品需要做的則是靜靜聆聽它所未知的可能性。

楊乃臻(1996-)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繪畫組碩士,畢業於倫敦皇家藝術學院(RCA)繪畫系。專長油畫,也涉獵攝影、版畫和裝置藝術。她的作品經常傳遞出曖昧、模糊的氣氛。取材自日常生活場景,楊乃臻擅長將平凡的事物轉換為我們所陌生的畫面,她在繪畫中並非作為一個主體存在,而是乘載畫作本身的客體。展覽經驗亦擴及北京、倫敦等地,是台灣當代新興的藝術家之一。

更多展覽介紹:http://www.yicollecta.com/zh/collections/80